人的睡眠是最完整、最系統、最有效的休息方法,也是科學養生的重要內容。
但如果忽略了睡眠中的一些細小事情,會對健康不利。

1戴「錶」睡覺。


有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睡覺,這不僅會縮短手錶的使用壽命,更不利於健康。因為手錶
特別是夜光錶有鐳輻射,量雖極微,但專家認為,長時間的積累可導致不良後果。


2戴「牙」睡覺。


一些人習慣戴著假牙睡覺,往往睡夢中不慎將假牙吞入食道,假牙的鐵鉤可能會刺破
食道旁的主動脈弓,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戴假牙的人臨睡前最好取下假
牙清洗乾淨,既有利於口腔衛生,又可安全入眠。


3戴「罩」睡覺。


美國夏威夷文明病研究所通過調查5000多位女性發現,每天戴乳罩超過12個小
時的女人,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短時間戴或根本不戴乳罩的人高出20倍以上。女
人戴乳罩是為了展示美或保護乳房,而晚上睡覺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4帶「機」睡覺。


有的人為了通話方便,晚上睡覺時將手機放在頭邊。美國專家詹姆斯·庫克指出,各種
電子設備,如彩電、冰箱、手機等在使用和操作過程中,都有大量不同波長和頻率的
電磁波釋放出來,形成一種電子霧,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生理功能的紊亂,雖然釋放
量極微,但不可不防。


5帶「妝」睡覺。


有些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她們往往在睡覺前懶得卸妝。須知,帶著殘妝豔容睡覺,
會堵塞你的肌膚毛孔,造成汗液分泌障礙,妨礙細胞呼吸,長時間下去還會誘發粉
刺,損傷容顏。所以,睡前卸妝洗臉很有必要,可以及時清除殘妝對顏面的刺激,讓
肌膚得到充分呼吸,不僅可保持皮膚的潤澤,還有助於早入夢鄉。


6帶「別人的老婆」睡覺。

可能睡醒時已被別人打死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蘆薈製品美容雖然不像前幾年那樣熱了,可還有很多女士迷戀蘆薈,以至有些
人因對蘆薈的了解不足而生出變故來。
      馬小姐面部長了黃褐斑,聽說蘆薈可以養顏,她想,如果把蘆薈原汁直接搽在臉上,不是既方便又經濟嗎?于是就從市場上買來一盆蘆薈養,每天將蘆薈切下一點來,用汁直接搽于臉上。可這樣做了幾天后,面部的色斑不但沒除掉,還出現了大片鮮紅的色斑疹,上有密密麻麻的紅色小疹子,只好到醫院看病。醫生說,這是鮮蘆薈汁所致的接觸性皮炎,出現色斑疹還算是輕微症狀,嚴重者,兩眼會腫得像葡萄,不能睜眼,還可能有大量黃豆粒大的水 ,流黃水,整個面部有火辣辣燒灼痛的現象。

      鮮蘆薈汁所致的接觸性皮炎多發于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鮮蘆薈汁含有蘆薈 、樹脂等化學物質,此類化學物質醫學上稱半抗原。鮮蘆薈汁涂于面部皮膚后,與表皮蛋白質相結合,形成能使機體發生過敏回應的物質,醫學上稱全抗原。全抗原物質能改變皮膚內普通淋巴細胞的活性,使普通淋巴細胞轉化成致敏淋巴細胞,致敏淋巴細胞能釋放出多種淋巴因子,此類淋巴因子能使人體皮膚發生嚴重的炎症回應,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而出現大片紅斑。一般來說,皮膚第一次接觸鮮蘆薈汁,從全抗原的形成、淋巴細胞的致敏到皮膚炎症回應的出現,其過程為4~5天,如果第二次接觸鮮蘆薈汁,一般12~48小時后就會發
病。這就是馬小姐涂用幾天后才出現斑疹的原因。

      可見,鮮蘆薈汁是不能隨意直接涂于面部皮膚的,尤其是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患者。蘆薈用于美容,必須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將蘆薈中的有效成分和活性物質進行分離,經過專業抽提、篩選、脫敏等處置后的產品方可使用。專業美容院用新鮮蘆薈做美容,也必須使用抗敏隔離液,經過10分鐘沈澱,把對皮膚有刺激的物質沈澱過濾掉,用上面的膠原
去做皮膚護理效果才會好。切莫貪圖方便省錢而使用蘆薈原汁,以至傷了自己的皮膚。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餐要定時定量,健康飲食很重要,


均衡攝取六大類,米飯麵食八分飽,


青菜一天要三樣,水果兩份不超量,


不吃肥肉不吃皮,飲食清淡最適宜,


抽菸喝酒不必要,上各點要遵照,


血糖控制沒煩惱。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2把KEY 右側臥、睡如弓,睡眠品質好 SLEEP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世界各地大小臥佛全部都是「右側臥,睡如弓」的姿勢。由於人體的重要器官如心臟是偏左側,因此睡眠時若右側臥,才不會壓到心臟,呼吸也順暢。另外,人體的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腸、胰腺及小腸通向大腸的管口,都向右側開口,所以右側臥便於胃中待消化的食物最容易流入十二指腸,也便於胰腺開口分泌胰蛋白?以及膽囊分泌膽汁進入十二指腸,以促進消化吸收,也有效的避免食物倒反流所引起的食滯及消化不良。

養生好觀念:右側臥,睡如弓是「吉祥睡」

右側臥的同時,彎曲右臂和右腿,右手上承頭部,伸長左腿,將左手置於左股之間,這便是佛門所說的吉祥睡。

◎良好睡眠三要素

1.安靜清潔的環境。 不需豪宅美屋,只要室內清潔衛生,無噪音干擾,維持舒適室溫和清新的空氣。有向陽的窗,充足的陽光;入睡前保持月亮般的亮度,臥室朝向以東南或南為宜。同時要選軟硬適度的床墊及適當高度的枕頭,約6-8公分最宜,睡在此高度的枕頭上,腦電波會開始出現平穩的休息波;而當枕高超過9公分時,休息波將失去平衡,會導致睡眠不適。

2.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入眠。中國養身學提倡「先睡心,後睡眼」,就是要求睡前必須保持心平氣和、心情愉快,然後寧靜入眠;切記不要在心情惱怒之餘、憂煩之際入睡。中醫認為「心」者,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脈,心定則五臟安,這是十分有效的自我寬慰法。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輔助法,讓睡眠更安穩。

(1)臨睡前喝一杯熱牛奶,可安神。

(2)聽一段好聽的輕音樂,如小夜曲;因為悠揚的音樂旋律能改善大腦微循環。

(3)讀一段優美而富有哲理的詩歌或散文。

(4)用熱水泡腳10分鐘,然後按摩腳底湧泉穴(位於腳底1/3中點處)和照海穴(位於腳內踝尖下緣凹陷處),按摩這兩個穴位,一般在10分鐘內會產生睡欲。

3.睡前潔身。養成睡前梳頭、刷牙、洗腳、洗下身,不僅是清潔衛生的好習慣,也是最簡單易行的養生之道,是促進良好睡眠最好的方法。中國古代養生曾提倡「髮宜常梳」,因為睡前梳頭有按摩頭皮、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梳頭可用梳子或是用兩手的手指,以分開如爪、手心向內的手勢,從前額抓到後頸部,要抓得頭皮沙沙作響,每次梳頭或抓頭10分鐘,堅持一到二年,可使白髮轉黑,脫髮可生新髮。

◎克服失眠的方法

1.排除失眠焦慮。首先排除對失眠的焦慮感,不要擔心失眠對健康的危害。若上床半個小時還不能入睡,不如起來做點讓自己輕鬆的事,比如看看影集等。

2.快步走動30分鐘。飯後半個小時,睡覺前三個小時,養成習慣去戶外快步走動半小時至些許出汗為止,再沖個溫水浴,將會促使入睡時間提前半個小時,延長睡眠時間一小時。

3.味覺、視覺減少刺激。切記睡前四小時之內不飲酒、不喝咖啡和茶及不看刺激性電影電視。

4.適當的性生活。適當的性生活有利於更快進入夢鄉。

5.裸睡。日本北海道一家醫院的丸山淳院長潛心研究睡眠生理,他發現當地有個村莊居民有裸睡的習慣,而且幾乎無人失眠。他對前來就診的失眠患者建議了「裸睡」的方法,結果非常奏效。丸山淳院長說,裸睡對一些慢性病的康復有利,如陰道炎、痔瘡、腳氣病、打鼾等,而穿著衣服睡,會影響皮膚進行氣體交換。大陸的一位婦科專家也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裸睡是一種極佳的生理性保健方法。這種睡眠方式不僅使人感到全身輕鬆自如,避免了衣褲的束縛,影響了血液循環,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便秘、慢性腹瀉腹痛、神經衰弱、婦科骨盆腔瘀血症等,大有益處,可達到自然緩解和消除症狀的神奇療效。試想脫掉衣服一身輕鬆,不花一分錢的保健式睡眠,何樂而不為?



【費話少說】

我是睡眠冠軍,而且喜歡裸睡

◎抱著枕頭右側臥

當我知道王教授是抗老專家,第一次向他請益時,他劈頭就問我:「你睡覺是怎麼睡?」我竟然答不出來,接著王教授說:「從今天晚上開始你就右側臥!」他說只要我可以在睡覺的姿勢上做一個改變,就可以達到養生抗老的效果。我接著問,即使剛上床我是往右睡,但睡著後會不自覺的翻身變換姿勢,這樣還有用嗎?王教授說如果入睡時是採取這種姿勢,自然而然在潛意識裡就會養成這個習慣,身體會告訴你「就是要這種右側臥的睡姿」,假以時日就會養成了。當天晚上我真的就右側臥了。過了幾個月的訓練,我發現早上醒來我真的是保持在右側臥的睡姿。幾年後我驕傲的告訴王教授這個結果,他非常的滿意。

這把鑰匙對我的睡眠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對剛開始還不習慣的人,建議可以抱著枕頭入睡。更好是有枕邊人的,就可以抱著她(他)一起右側臥,兩人一起抗老養生!

看過王教授文章,經過觀察,真的發現中國、泰國、高棉、緬甸等世界各地的臥佛都是右臥的,我相信幾千年來的佛都右臥,必定有道理。

◎我最愛睡覺
我很重視睡眠,一輩子睡得非常好。如果奧運比賽有睡眠這項目,我鐵定為國家拿下金牌,而且絕對蟬連好幾屆。在任何地方,就算是必須經常坐飛機到世界各地,我也從沒有時差。一上飛機,一坐下,倒頭就睡,常常讓空姐以為我這人「可能已經死了」。即使台北到香港只需一個小時的航程,我也能搶這一小時,直到空姐們把我搖醒,因為飛機即將降落,該是椅背豎直的時候了。

我是睡得很深的人,可以無限量睡,倘若只能睡3至4小時,醒來就會很痛苦了。我也是個夜貓子,以前拍戲的時候,我最怕早上有通告,常常天不亮4、5點就要起床,6點化妝,然後趕到片場,那是我最感痛苦的事。因此我選擇不拍戲,改成唱歌,因為我自己做專輯製作人,時間可以自行控制,我可以說:「下午3點前誰都不要進棚」,晚上錄音到半夜3、4點,精神依然旺盛。

但我觀察到現代人的惡習是,因為外務過多而犧牲睡眠的時間,從必需的8個小時縮減到4、5個小時。因為每天的工作之後,又加上朋友飯局,和關不掉、說不完的手機,還要上網,每天可用時間早已不多,所以第一被濃縮的就是睡眠。我認為這是非常不對的,因為睡眠不足非常容易反應在情緒上、脾氣上,使人氣色不佳,所以我是強制的要保護我的睡眠時間,絕不受干擾,尤其我要唱歌,一旦睡眠不足絕對直接影響我的發聲質量。

◎我用禱告克服失眠
常有人很羨慕我的「好睡」,問我怎麼做到的,我說大概是我「天真無邪」吧。哈哈哈!

我非常可以體會難以入睡及失眠的痛苦,我的朋友中就有人深受其苦,但我奉勸大家一定不要吃安眠藥,因為一開了這個頭,想戒也戒不掉,睡覺時腦子就會想著「我還沒有吃那顆藥」,反而更睡不著。

自己難得一次睡不著的經驗是2001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演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音樂劇盛典的前夕。因為彩排的時間不夠,韋伯有很高的期許,中央電視台也將全國現場直播。雖然逼著自己要睡覺,但腦子都轉著一幕幕擔心的事。

到這種時候要如何入睡呢?我的習慣是先把燈都關了,安靜地在黑暗中深呼吸,默默的禱告。首先感謝我生命中所有擁有的幸福及身邊愛我的人,然後我祈禱上帝給我足夠的力量,讓我明天可以表現得好,所有的安排都順利。說的同時,一層層的緊張就消失了,我整個人非常平靜,然後就睡著了。

◎裸睡真的很舒服
離開台灣到美國念大學時我就開始裸睡(是全裸喔,一絲不掛,連大冬天也是),這是很舒服的!當然,我在床邊會擺上一件睡袍,若不巧遇到緊急狀況,一抓起衣服遮住就可以往外跑。

當我知道王教授也提倡裸睡養生,我真高興,因為我已經做到了。我非常鼓勵大家嘗試裸睡,更鼓勵女人擺脫教條的束縛,大膽裸睡。但我提出一個重點是,若選擇品質不是很好的床單裸睡,就會像睡在砂紙上一般「磨」人。所以床單和被單的質量一定要非常好,棉布的針織線數要到250-300,雖然這樣的床單價格較高,但你只要想,你每一天1/3的時間是在跟它直接接觸,它比任何名牌衣服更重要。當你辛苦一整天之後,包裹在這樣舒服柔軟的棉被裡,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菸四招 克服菸癮

   今天是63禁菸節,建議癮君子從今天開始戒菸,董氏基金會提供戒菸四招,供大家參考。

 第一招──深呼吸10次:想吸菸時,將氣深深吸入再慢慢吐出。

 對抗吸菸欲望最有效的方法,除靠意志力外,建議用行為轉移、情緒紓解的方式,在想吸菸時做深呼吸10至14次,配合咀嚼紅蘿蔔或小黃瓜細條,可滿足長期吸菸行為養成的口慾和手慾。

 第二招──喝杯冷水:可滋潤喉嚨,又可有效抑制吸菸欲望。

 戒菸時要避免喝酒、咖啡、濃茶,多喝白開水、牛奶及新鮮蔬果汁。藉著多喝水、多排尿、多運動、多流汗,可加速排除體內之尼古丁等有害物質。

 第三招──活動一下:用力伸展四肢,做擴胸運動及原地跳躍。

 戒菸初期容易情緒不穩、精神變差,記得隨時隨地用力伸懶腰、活動筋骨。

 第四招──清水洗臉:立刻感覺神清氣爽,精神馬上來。建議在精神不濟時,立即用冷水沖臉,保證馬上提神。

 另外,想戒菸也可以打國民健康局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周一至周六上午九時至晚上九時,都有專人提供專業諮詢。

 (張翠芬)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嗜肛交者…易染肛周疣∼醫師:長期不癒…恐致癌!

同志菜花病患小安現「聲」說法∼半年前懷疑自己感染菜花,一開始先至性防所檢驗,發現果然「中鏢」!因為菜花蔓延至直腸,只好接受痛不欲生的電燒手術!

「菜花」處處開∼尤其以肛門菜花…最讓病患痛苦!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上半年度的來電統計:性病問題位居熱線來電第二位,其中以諮詢愛滋病及菜花居多!醫師呼籲:菜花病患應儘早接受治療,長期不癒可能會轉化成肛門癌、肛管癌或直腸癌!

小安以過來人經驗表示:罹患肛周疣,一方面擔心菜花蔓延至直腸,一方面因為電燒後…需多次回診隱私性低,在害怕身分曝光及對家人無法交代的雙重壓力,其實同志在罹患菜花之後的心理壓力之大,非常人可以想像!小安並且無奈地指出:肛周疣的高復發率…最讓人困擾!他原以為接受手術治療可以一勞永逸,沒想到再度復發,只好選擇接受多次痛苦的治療∼他呼籲跟他一樣在對抗菜花病毒的同志戰友們,在患病之後…要趕快尋求專業醫療諮詢及正確治療,以及早擺脫「菊花生菜花」的夢魘!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尤其是初期較難發現且治療不易的肛周疣,由於肛門組織較脆弱,不宜採用傳統破壞性療法,可使用免疫反應調節劑 (Immune Response Modifier:IRM) 治療,不僅保障病患隱私,並且有效降低復發率∼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主任賴岡言表示:從同志的熱線來電情形顯示,多數同志對性病理解仍有限∼同時由於同志的性交方式,菜花感染多以口腔與肛門部位居多!他強調:同志們在發現自己罹患肛周疣後,礙於身分與隱私考量,常會畏懼就醫造成病情加遽!所以熱線除了提供資訊服務與相關醫療諮詢,並呼籲同志做好自我保護,一有不適儘早接受治療,尋求專業醫師,切勿延遲就醫時機!

蔡呈芳指出:肛周疣屬於生殖器疣的延伸,主要傳染途徑是透過皮膚接觸傳染,只要有肛交,不論同性戀、異性戀都可能被感染,門診上每3名菜花病患就有1名是肛周疣患者!他並表示:由於肛周疣發現不易,誤診率高,常被誤認為痔瘡!同時初期肛門附近會長出扁平的突出物,嚴重可能生出數十個、數百個濕疣,病患通常會摸到肛門附近有突起物,發生肛裂或流出分泌物,排便時感到疼痛、出血………

蔡呈芳表示:肛門部分組織血管豐富,與子宮頸類似,肛周疣若長期不癒,可能轉化成肛門癌、肛管癌或直腸癌,病患為免於罹癌恐懼,應在發現罹患菜花之後儘早接受醫師諮詢與正確治療!他並且提醒:
肛周疣病患若進行性行為,即使戴上保險套,若生殖器根部未完全覆蓋仍有感染機會,建議治療期間應避免發生性行為!

25日美商3M公司台灣子公司,偕同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及蔡呈芳醫師,共同呼籲:菜花病患應儘早接受治療,長期不癒可能會轉化成肛門癌、肛管癌或直腸癌………………………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睡覺,常被人和肥胖聯想在一起∼不過美國的研究提出正好相反的論點,認為:睡眠不足和發胖有關係!所以,多睡一點…可能成了減肥的新良方∼

這項研究發現:一天睡眠時間不到 4 小時的人,發胖的可能性…比睡眠充足的人高出 73%!這裡所謂的睡眠充足時間是 7 到 9 小時∼平均每晚睡 5 小時的人,發胖的機率提高 50%,6 小時則為 23%∼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聖路克羅斯福大學共同進行這項研究∼哥倫比亞大學的海姆斯斐博士說:這項發現「或許為幫助人們多睡一點,有助改善體重問題…開啟了一扇機會之窗∼」

研究人員分析 1980 年代由美國 1 萬 8000 名成人參與的國家衛生和營養評估調查計劃的資料,這份調查長期追蹤這些人的健康習慣。研究員把運動等其他可能會影響體重的因素考慮進去後…發現「睡眠時間和肥胖」有強烈的關係!

報告指出:這樣的關係…可能和人體的食慾控制有關!

海姆斐說:「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睡眠和控制進食的多種神經有關∼」,睡眠不足會降低「瘦身蛋白」(Leptin),這是一種抑制食慾的血液蛋白質,控制大腦判斷是否吃飽∼在此同時,提高食慾的人體化學分泌物 Grehlin 則因為睡得不夠而增加,讓睡得少的人想吃東西!

亞利桑那大學睡眠和減重專家愛希林博士說:睡眠太少…也會有損「執行功能」,影響人們做出清楚判斷決定的能力!

愛希林博士的一個治療「肥胖」方式就是:告訴大家…他們應該從每天睡 6 小時,進步到每天睡 7 小時,睡得多…就餓得少!」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電動刮鬍刀會加速癌細胞的增值能力達一萬五千倍嗎?

請一定看完!!

保養品可能讓你皮膚更乾燥?

維他命飲料既不提神又傷身?

抗菌商品一點都不抗菌?

電動刮鬍刀會加速癌細胞的增值?

 

去年在日本,新書上市才3個月,就熱賣100萬本的《買不得》一書,赤裸裸地指出商品中充斥的健康殺手。看了,你就知道哪些東西買不得!

作者:孫曉萍

上超市購物,有些人挑價錢,有些人買固定品牌或買大做廣告的商品,但卻很少人會看商品成分,深入了解各種成分的作用。

去年在日本,新書上市才3個月,就熱賣100萬本的《買不得》一書,改變了許多日本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不少人上街購物,會留心商品的主要成分,作為選擇商品的標準。

《買不得》一書是由不登廣告、光靠訂戶支持的雜誌《週刊金耀日》,編輯從1996年陸續刊登的連載作品而成。作者群將與一般人關係密切的生活用品,分為食品、飲料、清潔劑、化妝品、藥品和雜貨等類,旁徵博引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名道姓地揭發許多日本許多著名廠商,生產的代表性商品,其成分內容是多麼地有害人體,「百害而無一益」。書中刊出約90種商品,並把企業名、商品名、商品照片、內容成分,以及企業的聯絡電話都一一附在文章旁邊,讓消費者可以打電話直接向廠商反應意見或詢問究竟。

如此赤裸裸地批判企業的媒體和報導,實為罕見。作者之一的船瀨俊介受邀各地演講,常有民眾對他說:「你還活著,真不容易。」透露社會民眾也明白,媒體記者單挑大企業,是冒生命危險的舉動。

作者渡邊雄二呼籲消費者採取「不買、不喝、不買來送人」的策略;更要改「不看商品成分就買」的習慣。「消費者應該用消費力量培養優良廠商,培育優良商品,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他說。

有人說,《買不得》是媒體代表廣大的消費者,擲向大企業的一本戰書。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本讓日本消費者自省的消費指南。全球環保與健康意識抬頭,消費者需有意識並且培養習慣,在購買日常用品時,不再只受廣告宣傳的影響,而是檢視產品成分內容,拒絕購買會危害環境與人體健康、安全的產全。

參考日本《買不得》書中所揭示的原則,台灣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飲料、清潔用品、化妝品及各項雜貨時,可以更加警覺一些現象:

 

@食品類@碗裝泡麵王國環境賀爾蒙來襲

本的《月刊消費者》曾對碗裝泡麵的營養成分進行調查,發現維他命A、C是零,其他的維他命含量也非常少,反而鹽分是美國參議院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建議一天攝取只限3公克的兩倍,更且化學調味料glutamicacidsoda足足有1公克。如果常吃泡麵,會導致維他命不足、礦物質缺乏、鹽分攝取過多,以及化學調味料引發的味覺障礙等各種營養失調症。

更值得注意的是,碗裝泡麵的容器多用聚苯乙烯,加熱會變形,為了避免在加熱時變形,廠商加入酸化防止劑BHT作為安定劑。BHT是致癌物質之一,會引起肝臟肥大、染色體異常、和降低繁殖機率。

日本的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將微量的BHT(比率0.1%)加入飼料中,餵食給老鼠,生下的幼鼠有的無眼症,也有畸形。

另一個問題是,大多數泡麵都經過油炸,油裡面也放有BHT,所以用熱水沖泡時,有害人體的物質,會從泡麵及容器兩者溶解出來。

更可怕的是,會有苯乙烯單體溶解出來。如果倒水在苯乙烯(styrene)材質的杯
子,會溶出6∼9ppb(十億分之一),日本三重大學醫學部實驗,把這種水給白老鼠喝,7隻中有4隻發生癌症。如果加入熱水,溶解量更徒增到51ppb。

東京大學「自主講座」的論文指出,人類平均體重一公斤一天0.001mg的苯乙烯單體是危險攝取量,業界也承認一個碗裝泡麵溶解出0.015mg,是危險量的十四分之一,考慮個人體質不同,數量值得憂慮。

東京多摩川的鯉魚精囊異常地萎縮,原因是受到環境賀爾蒙的影響,其中一種叫做phthaloyl的環荷爾蒙在多摩川下游水質中濃度1.6ppb,但碗裝泡麵湯的濃度居然
高達1,100ppb,是多摩川污染濃度的688倍。《買不得》

作者群認為,「將碗裝泡麵稱之為亡國食品一點也不為過」。他們建議愛麵族最好選擇添加物較少的白麵條,比較有益健康。

 

@不能提神醒腦、壯陽補神的維他命飲料@

曾經有一項問卷調查,問日本太太「如果老公累了,如何讓他恢復疲勞?」令人驚訝的是,絕大部份的回答是「給他喝維他命飲料」,而不是「讓他好好休息」。

然而,在日本販售的各種強調提神醒腦、壯陽補神的維他命飲料,毫無例外地都添加了咖啡因,部份商品還添加酒精成分,甚至酒精成分高達12%的商品,也出現在「維他命飲料」的商品陳列架上。

曾有一位卡車司機深夜開車,為了提神醒腦,喝了三瓶號稱有「提神醒腦」效果的維他命飲料,在名神高速公路上失速追撞前車,造成前後五輛車起火燃燒,該司機當場死亡,由於化驗結果有酒精反應,警察初步勘驗還誤以為是酒後駕車肇事。日本大學田村豐幸博士在實驗中,讓白老鼠喝下維他命飲料,看能在水中游幾分鐘,測試維他命飲料到底能不能激發「元氣」,沒想到都不如喝自來水的老鼠游得久。

在外國人的眼中,似乎無法理解日本人為什麼要喝維他命飲料,「如果要補充營養,直接服用維他命藥丸就好了,為什麼要把維他命劑泡在水中融化來喝?」更可笑的是,曾有製藥公司的員工洩漏機密,所謂維他命飲料的成本價只有3日圓,但卻以百倍、甚至數千倍的價錢賣給消費者,看來,喝維他命飲料的日本男士該打打算盤了。



@清潔用品潛在危險成份@

洗髮精、沐浴精、洗臉乳等皮膚清潔用品。

打開電視,一到廣告時間,總是有各種清潔用品登場,觸人心弦的旁白,婀娜多姿的美女,對你訴說這些商品是多麼的滋潤肌膚、保護秀髮,但這些每天接觸我們皮膚的清潔用品,主要成分有哪些?《買不得》作者提醒消費者,留心是否包含下列成分:

EDTA:是沈澱防止劑、硬水軟化劑,會刺激皮膚和黏膜,引起過敏作用,攝取不慎會引起缺乏鈣質、血壓降低和腎功能減退等。

安息香酸鈉(benzoicacidsodium):人體吸收後,有可能引起胃腸功能減退,有殺菌作用,表示有某種程度的毒性。

己二烯酸鈉(sorbicacidsodium):有報告指出,可能致癌。paraben:殺菌劑、防止黴菌劑,是引發肝臟障礙的原因物質,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有致癌可能性。

香料:可能引起過敏作用。

殺菌劑、防腐劑、保存劑等合成物質:主要讓商品可以長期在店面陳列,不至腐敗
變質。

界面活性劑(surface active aggentsor surfactants):廣泛用於洗衣粉、洗碗精。

日本某知名廠牌洗髮精含量高達30%,使用的是陰離子系合成界面活性劑叫聚氣乙烯月桂醚(polyoxyethylenelaurylether),洗淨力強,用來清潔浴缸,但毒性強,可能引起皮膚病和內臟障礙。

TAR色素青色一號和黃色四號:有刺激性和致癌可能性。

東京美容科學研究所所長小澤王春指出,用化學物質合成的洗臉用品,會破壞皮膚的角質層和顆粒層,甚至把皮膚底層的蛋白質溶解,如果以為沒有刺激性,長期使用,會慢性中毒。

合成洗髮精傷害頭髮變脆弱。實驗發現,使用肥皂洗髮精的人頭髮平均粗0.1mm,使用合成洗髮精的平均粗0.09mm,其中還有人僅0.06mm。而且用電子顯微
鏡觀察,使用合成洗髮精的人,頭髮表皮膜消失,呈現營養不良的狀態。其實,洗手、洗澡用價廉物美的肥皂就能去污而且不傷皮膚,最好選擇沒有添加物質的。

@化妝品可能傷害肌膚@
一.乳液、保養霜、化妝水、護手霜
人體皮膚的表面,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排泄的水分混合的皮脂膜保護皮膚。

但我們卻很習慣性地用各種人工油脂製品來「保護肌膚」,認為理所當然。聰明的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應先看看有沒有下列成分:

精製羊毛脂醇(lanolinealcohol):是油性原料,是造成接觸性皮膚疹和過敏性
皮膚炎的原因物質。

羥基甲苯二丁酯及羥基茴香二丁酯(dibutylhydroxytoluene、butylhydroxyanisol):是酸化防止劑,有致癌可能性。

安息香酸鈉:是保存、殺菌劑,會刺激皮膚、黏膜、眼睛、鼻子和喉嚨。

香料:是過敏源。

paraben:(請參考前述)

合成界面活性劑,會破壞溶解保護皮膚的皮脂膜,讓皮膚逐漸乾燥,加上其中的油性成分,每天塗抹,會降低皮膚本來分泌皮脂腺的功能,皮敷變成慢性乾燥累積性皮膚炎。

所以有皮膚科醫生說,塗抹乳液等用品,不是「護膚(skincare)」而是「摧殘皮膚(skindamage)」。如果皮膚乾燥,不妨用山茶油或橄欖油,代替添加了諸多化學物質的乳液、化妝水等用品。

二.口紅、護唇膏

護唇膏的主要成份和乳液、保養霜相同,非但沒辦法滋潤嘴唇,可能還會導致逐漸變成乾燥的累積性皮膚炎,並且也有致癌或過敏的毛病。

而口紅只是將油和水混合而成,加入合成界面活性劑,TAR系色素、香料和酸化防止劑等。因為油很容易腐敗,所以還加入防腐劑、防黴菌劑等AR系色素,石油TAR為原料合成,大部份都被確認會引發癌症。

近來,受女性歡迎的不掉色口紅,強調使用食用色素,其實大多加入了TAR系色素,而且想想看,不掉色,表示一直附著在嘴唇上,要卸妝時還不容易,所以各化妝品廠商都另備有洗淨液,主要成分是用化學物質合成的洗淨劑。

嘴唇是黏膜,吸收物質能力是皮膚的十倍,對刺激物很弱,每天塗護唇膏、口紅,不但會失去滋潤,乾燥,破皮,罹患累積性皮膚炎,如果愛用不掉色口紅,再用洗淨液,不啻是雙重打擊。

《買不得》作者群認為,愛護嘴唇的仕女,應該選擇成分安全的護唇膏和橄欖油,以為替代。


@雜貨隱藏化學毒素@
一.塑膠奶瓶

透明、攜帶方便、不容易摔破的塑膠奶瓶,深受現代父母的喜愛。但也許你不知道,日本環境廳曾經推廣使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代替玻璃瓶,後來卻發現會溶解出一種環境賀爾蒙2,2雙對酚甲烷(bisphenolA)破壞環境,於是打住推廣活動聚碳酸酯又稱為poly碳酸ester,將碳酸二苯酯(diphenyl)和2,2雙對酚甲烷混合引發化學反應而成。透明、耐撞擊、伸縮性小,在日本廣泛使用於奶瓶、幼兒用餐具,學校用餐具、軟片和CD產品中。其中,嬰兒用奶瓶因為用熱水泡奶粉,容易溶解出2,2雙對酚甲烷,對成長中的幼兒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發生影響一輩子的不良作用。日本的市民團體之一「日本子孫基金」,曾購買日本最普遍的6家廠商製造的奶瓶,請橫濱國立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實驗,放入95度的熱水,在室溫中放一個晚上,發現每個奶瓶內都有2,2雙對酚甲烷,而這正是日本環境廳的研究小組,明列有環境賀爾蒙可能性的70種物質中的一種。

在《失竊的未來(OurStolenFuture)》一書中,2,2雙對酚甲烷和戴奧辛、PCB並列環境賀爾蒙的代表之一,有引發乳癌的可能性。由此看來,改用玻璃奶瓶是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手段。

二.濕紙巾
上餐館,服務生先遞上濕紙巾,外出擦手,也少不了它,甚至最近還有抗菌紙巾上市,由於日本「抗菌」風氣的盛行,不少人用來擦桌子、門的把手、卡拉OK的麥克風,儼然成為時下流行商品之一。但如果仔細看看主要成,包括:丙二
醇(propyleneglycol):引起接觸性皮膚炎。

氯化十六烷基啶(cetylpyrieiniumchloride):刺激皮膚、黏膜、眼睛。

酒精(ethanol):會刺激皮膚、黏膜,特別是皮膚過敏的小孩。

paraben:對某些人會引起皮膚障礙,過敏性濕疹。

EDTA:會刺激皮膚、黏膜、皮膚發疹等過敏的化學物質。

防腐劑和防黴菌劑:為了防止變質。

合成界面活性劑:(請參考前述)。

所謂的抗菌濕紙巾還加入抑制菌和細菌繁殖的銀、銅和亞鉛等金屬、藥劑。事實上,抗菌濕紙巾的「抗菌效果」究竟有多少呢?日本「國民坐活中心」曾進行一項調查,選擇號稱「抗菌的」切菜板、丟廚餘的塑膠小桶、洗臉檯、牙刷、洗碗海綿等5項用品,塗上大腸菌,有3成以上的產品幾乎完全沒有抗菌效果,而且即使剛開始有抗菌效果,經過兩個月之後抗菌效果完全消失。

一般人用了濕紙巾後不會再洗手,所以成分會殘留在手上,有些人還用來擦嬰兒的小屁股,後果令人擔憂。站在環保的觀點來說,用了一次就丟,浪費森林資源,不妨回歸自然。所以,《買不得》作者群建議大眾,用濕毛巾來擦手、擦臉,既環保又健康。

三.電動刮鬍刀
電動刮鬍刀每年在日本賣800萬隻,可見得受日本男士之歡迎。

在電磁性生体學部門,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部教授貝克在《CrossCurrent──電磁波「重複輻射」的恐怖》一書中,指出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家電製品,發出的電磁波安全值是1mG。14吋大的電視,距離1公尺所發出的電磁波剛好是1mG。

使用交流式馬達的、接插座的電動刮鬍刀,在距離3公分的位置,電池波高達15,000mG,是貝克博士安全值的15000倍,電池式刮鬍刀依照產品不同,電磁波或有強弱,但都會發出電磁波。眾所周知,電磁波會加速癌細胞的增值能力,變化為惡性腫瘤。

貝克博士擔憂的是,如果臉上有痣的人,使用電動刮鬍刀,強力電磁波,可能會引發病變,得皮膚癌。雖然每天使用時間短,但輻射量會日積月累,例如癌症、白血病、腦瘤等電磁波可能導致疾病,都要等到10年以後才會出現。要避免每天一點一點所接收的輻射,最好儘快改用一般的刮鬍刀,在臉上抹上肥皂,安心地慢慢享受刮鬍子的樂趣。

《買不得》再三強調,不是希望讀者看完之後,不知何去何從,而是希望大家一起思考「今後要如何改善」,把意見和憤怒反映給企業和政府有關單位,也許因此能匯聚成一股催生環保、健康產品的力量。


(審稿專家:中原大學化工系教授兼學務長錢建嵩)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不僅會傷害腸胃,使人感到疲倦、胃部不適和頭痛,還特別
   容易產生膽結石,同時又極易催人老化。
 二、空腹跑步:
   空腹跑步會增加心臟和肝臟的負擔,而且極易引發心律不整,甚至導
   致猝死。五十歲以上的人,由於利用機體內游離脂肪酸的能力與年輕
   人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其發生意外的危險性更大。

 三、用滾開水泡茶:
   用滾開水泡茶會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泡茶最好用70-80攝氏
   度的白開水,這種水溫泡制出來的茶水最有益於人體健康。

 四、睡前不刷牙:
   睡前不刷牙危害很大。國外防疫專家研究認為晚上睡前經常不刷牙者
   ,特別容易患感冒和肺炎,也特別容易造成牙齒腐壞、牙齦出血、牙
   周病,乃至牙齒脫落。

 五、睡前不洗臉:
   睡前不洗臉面部皮膚上的化妝品和污垢會刺激皮膚、堵塞腺體或毛孔
   ,損害皮膚健康。

 六、用油漆筷子吃飯:
   油漆含多種對人有害的化學物質,其中的硝基成分被吸收後,會與含
   氯乙胺的物質合成具有強力致癌作用的亞硝胺。

 七、魚刺卡喉後喝醋:
   醋非但不能的排除魚刺,相反還會引起粘膜蝕傷、食管水腫。

 八、藥片掰開服用:
   藥片掰開後會出現棱角而不利於吞嚥,易損傷食管和腸胃。

 九、餐桌上鋪塑料布:
   塑料布是由含毒的游離體聚氯乙烯樹脂制成的,餐具經常接觸這種有
   毒物質會使人慢性中毒。

 十、醉酒後飲濃茶:
   茶中的咖啡鹼與酒精反應產生不良作用,加重醉酒人的痛苦。


--------------------------------------------------------------------------------

 傷口照顧新時代新觀念    

   人是皮肉做的,受傷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傷口照顧,時
 代在進步,觀念也在改變,以下幾點是一般人常見的錯誤觀念:

 一、保持傷口乾燥是錯誤的。
   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
   口癒合時間變長。傷口上適當的濕度會加速癒合。

 二、多塗藥水是錯誤的。
   以往傷口處理常是雙氧水、碘酒、紅藥水、紫藥水、黃藥水塗得七紫
   八紅的,但今認為這些消毒藥水,會破壞到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
   性。消毒是可行,但要迅速確實,馬上用生理食鹽水把這些消毒藥劑
   沖拭。

 三、必用抗生素是錯誤的。
   除非感染已發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藥膏,也會
   影響傷口癒合,重要的是用生理食鹽水──沖、沖、沖。

 四、傷口包紮包得密不透風是錯誤的。
   傷口的癒合,必須有「氧」,為形成膠蛋白所必需。

 五、傷口必須每天換藥是錯誤的。
   傷口只要保持清潔,不需要每天換藥搽藥,因為換藥反而使傷口易受
   污染。

   您(妳)是否有以上的「錯誤觀念」,若是有的話,應趕快更正,採
   用新觀念。

      
以上作者:成大醫院護理師許惠娥護理師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旨 : 防癌長鍊

主講:梅襄陽醫師

前言:

這篇文章原是梅襄陽醫師在中央銀行的演講,裡面的資訊具有相當的革命性,值得大家閱讀。防癌長鍊是梅醫師主持的志工團隊的名稱,他們奔走各地,只為向大家宣導正確的飲食觀念,希望大家能借由這篇文章中獲得許多啟發。

今天要向大家說的是許多事情的真相,很多人聽完會說:「梅醫師,你講的這些東西這麼重要,為什沒有早一年兩年讓我知道。」

癌症的比例從百年前的1:27到現在的1:3,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很多人一直認為的原因很複雜,癌症是家族遺傳,包括糖尿病在內,真的是這樣嗎?我可以告訴大家,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你家的人飲食習慣很接近,你冰箱打開我就知道你家會得什麼癌症。美國USDA協會發現,開發中國家的人民罹患癌症的比例非常的少,而這些國家中肉奶食物非常少,甚至完全沒有,USDA不久之後擬定了新的食物金字塔,但迅速遭到利益團體的封殺,美國畜牧協會、乳品基金會等就抗議她們的產品在金字塔中佔的份數太少,不久後新的金字被調整,成為妥協下的產物。我們從小健康教育課本就寫我們的食物金字塔是肉蛋乳製品五穀類蔬果類,大家有沒有懷疑過?我們以前錯誤的營養學的觀念大家該放到一邊了。

很多人一直以為牛奶是好東西,民國88年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有11位讀者投書:「牛奶是補還是毒?」在美國關於牛奶的攻防戰更是如火如荼,美國一些醫師具狀控告美國畜牧協會廣告不實,有誤導消費者之嫌,甚至有人組成反牛奶聯盟給予這個美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食物怵目驚心的字眼:「致命的毒藥」。有關牛奶的負面研究報告在國外醫學期刊上不斷發表,幾乎每一種現代文明病都與牛奶有關,包括過敏,骨質疏鬆症、;癌症、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老年癡呆症、自閉症、精神分裂、乳糖不耐症、氣喘都和牛奶扯上關係。牛奶的成分造會造成黏液,是幹擾人類身體平衡的四大主因(脂肪、黏液、毒素、壓力)之一。

大家有沒有發現到現在的小女生幾歲開始發育,正常來說是十歲,國小四年級,但是我們醫學中心現在常常有小女孩五來月經,我們給她打針讓她夠延後。我們的小孩子發育提前,請問這是遺傳嗎?這不是遺傳!

請問一下大家現在家裡用什麼油?什麼時候從豬油改成沙拉油的?美國人在1914年(民國三年)對白老鼠做實驗,餵食動物性的蛋白質,發現長的比較快,他們就認為,這個結論適合反映到人身上,你們知道這廣告吧,「長的又快又大,長的跟大樹一樣」,人長的像大樹一樣,不怕把天花板頂開嗎?可是誰最喜歡這種長的又快又大的結論,不要否認,就是媽媽,媽媽怕小孩長的瘦瘦弱弱會被人欺負。

但是大家疏忽了那些利益團體,他的東西可以長的比較快比較大可以賣比較多的錢,他最喜歡這樣子。所以他們迫不及待在1915年民國四年的時候就成立了公益形象的教育委員會,印製了一大推花花綠綠的圖表,就是後面我們後來學到的那些東西,向全美國的中小學發布,那些老師剛拿到這些理論的時候也不知道這樣教下去會怎樣,以為是好的就開始教小孩子。

各位要想一想,美國人是英國的清教徒移民到美國,以前生活也是很簡單,也不是這樣子大吃大喝,是因為這個教材在學校裡發酵,到了1920年,結果變成美國人家家戶戶開始喝牛奶吃蛋到以後吃牛排吃漢堡,1920年就是民國9年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還沒生出來,我爸爸媽媽可能也還沒生出來,這個觀念在短短不到100年裡面已經害了3代了,現在美國人已經懸崖勒馬在修正他們的理論,可是台灣人還是死守這個理論,很多人將來不是得到心臟血管疾病就是得癌症,無可避免,因為這整個飲食是錯誤的。

所以美國人後來發現問題,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完了以後,它們去參加韓戰,打死的美國子弟年紀輕輕的一解剖,百分之七十七有心血管硬化的問題,那時候北韓士兵的血管裡面清潔溜溜,各位專家學者,你們碰到這個現象要怎麼解釋,這個是不是種族差異,是美國人跟韓國人不一樣,遺傳傾向,很多人會這樣想,可是很不巧的,南韓的士兵吃了美國大兵的食物沒有幾年,打死一看也是心臟血管硬化。所以美國人在打韓戰的時候,就大吃一驚的他們飲食有問題,在韓戰完了以後,他們在全世界做了兩萬件試液結果確定了飽和性酯肪酸跟膽固醇和心臟血管疾病的關係,那時候的雜誌封面都有發布,本來這個訊美國心臟病的專科醫師協會要發布的,卻被利益團體給封殺,這個訊由專科醫師發布,一定會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意,可是這個訊紙包不住火,我們台灣人再怎麼無知,訊漂洋過海,慢個5年,慢個10年,遲早還是傳到各位的耳朵裡面了,家裡面換油就是跟這個事情有關係,所以從豬油換成了植物油,但是換成的是什植物油,不是換成了橄欖油,而是換成沙拉油,那沙拉油有沒有問題呢?抬頭看看家裡的抽油煙機上是什麼樣子,有沒想到吸到肺裡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僅沙拉油,更糟糕的是,我們把這個植物油加工處理了以後,它變成了固態和半固態的,很多人在麵包上塗的厚厚的在那邊吃啊,還是做西點時常常混在裡面的。

以前在學校的家政課,老師教大家做西點用的,大家在那邊吃的既可口又美味,吃的不亦樂乎的那個叫magarine,乳瑪琳和油酥在製造的過程中,植物油經過氫化,即未飽和的酯肪酸分子加上氫分子,順式的酯酸就變成不自然的反式酯肪酸,就成為固態和半固態的,反式酯肪酸和氫化油會引起下列問題,一大堆的問題什麼嬰兒體重不足、母奶質量不佳、精液製造異常、不孕症又出夾了、性睪丸素自動減少、心臟病、癌症、攝護腺、糖尿病肥胖症機率增加,一大堆的問題都跟這個油質有關係。這個反式酯肪酸會造成我們細胞膜有缺陷,會造成我荷爾蒙異常,這樣子問題就大了。所以我們台灣人的活病是什麼,台灣人一個器宮最容易受傷,台灣人的肝臟為什麼稀趴爛,答案就是你從小在那吃的油就不對了,還在那邊又煎又炸, 我們中國人講火氣大,什麼叫火氣大,你吃炸的東西,是不是就火氣來了,臉上就長東西了,這是因為這個油經過高熱以後會變得更毒,所以身體受不了了,他會想辦法排出來,從哪裡排出來,從皮膚排出來,所以看小孩臉上長的花不拉幾的,你一定要警覺,小孩子的肝臟已經開始受傷了,這些酯溶性的毒素有些堆在肝臟裡面,更多的毒素是不在肝臟那邊的喔,他會跑到我們的血液裡面去,所以在那邊做健康檢,驗出什麼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那問題大條,因為身體裡大大小小的血管都在堵。

這些油質幹擾,女孩子還好,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有月經,因為這個酯溶性的毒素每一個月可以妳的月經裡面排掉一些,那男生沒好朋友,這些酯溶性毒素從哪裡跑出來,你們大家都知這個油是比較輕的東西,它就會堵到我們的毛囊,堵到我們的頭皮來,20歲洗頭就開始掉頭髮,那些賣禿頭藥賣假髮的就在那講,要準備迎接禿頂時代,你看到這個掉頭髮是毛囊堵住,有沒有想到是我們腦血管在堵,身體裡面大大小小的血管在堵,還有這種酯溶性的毒素它會跑到哪裡,它會跑到我們的關節,慢慢地就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有退化性關炎的人他們去吃炸的東西看他會不會痛,在嚴重的時候,這種酯溶性的毒素會幹擾到我們內分泌系統,出現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毛病,包括糖尿病,糖尿病不要以為說爸爸有糖尿病,小孩有糖尿病叫家族遺傳,真正的真相就是他們吃的東西不對其實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吃低油質無油質高纖維飲食,如此他的症狀會減輕很多,甚至包括低血型的糖尿病,症狀都會減輕很多,所以明明這些事情都跟我們的飲食有關,可是我們從小到大那邊學健康教育,甚我們醫學院學了這多年的,也沒講到這些真相。

在國外有很多人是用飲食的方式改變讓腫瘤就慢慢的消悼了,由於是在1988年的時候,在美國一個哈洛德博士的傳授。他從新審查了200位的癌症患者,癌細胞改善的情形,後來200位癌症病人的癌症都好了,發現這些人百分之九十是改變飲食習慣,請注意,他們是怎麼改變的,吃全素,但是這個素不是我們平常講的那個素,他是不吃白麵、不吃糖,不吃任何加工食物,這不是叫大家吃素吃齋。

改變飲食習慣是很重要的,不要亂吃東西。一般以為植物奶油乳瑪琳比飽和油益,事實上,植物奶油對身體的害處更大,所以有些吃素的人,吃出一大堆的毛病,光是這個植物奶油就害死他了,乳瑪琳和氫化植物油不但增加不良膽固醇,同時減少良性膽固醇干擾必要酯肪酸的新陳代謝,可能引發某種癌症,還有部分氫化油或氫化油的食物包括絕大部分精緻加工的食物,如沙拉油,不該吃的東西,假如大家能夠注意到的,就不要再買回來。

吃對的食物,四低一高的飲食,這就是營養醫學的奧秘,照這個方式,你身體會調整的好,會不藥而癒,是真正不需要藥的醫學。營養醫學的奧秘四低一高,適合所有的疾病。第一個就是低蛋白,不要懷疑,是低蛋白;第二是低油脂、低鹽、低糖,高纖維,一般外面的說法都只是低鹽低糖高纖維,而沒有低蛋白,其實低蛋白是關鍵,得癌症就是跟吃高蛋白有關係,早在八十五年前的時候,英國倫敦的一個威廉醫師,他說西方的癌症會越來越多,因為吃太多動物性的蛋白質,果不其然,這件事就被他講中了。現在的話,我們照著以前錯誤的營養學,在那邊拼命的吃蛋白質,這事情遲早會發生,假如說前面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我們的小孩子做到,這輩子應該活的很好,那像有些已經有一些狀況的,請做到第三步,瞭解生命的意義和吞動康復力,和第四步邁向健康之路坦然接受排毒。

什麼叫瞭解生命的意義,請問一下癌細胞是不是我們自己的細胞,癌細胞當然是自己細胞,自己的細胞為什麼要和自己作對,早在三十年前日本就有一個生理學的專家,他說你們都說腫瘤是壞蛋,我就說腫瘤是好蛋,聽的我們一愣一愣的,他為什麼敢這樣講,他解剖過很多到一百歲的老先生老太太,這些人不是病死,發現每個人身上都有二到三種的腫瘤,腫瘤未必會把人搞死,大家睜開眼睛看看,現在癌症病人怎麼死的,我們仔細的檢討,有些遇到沒有道德的人跟你講「你活不過半年一年」,你把他的話當一回事阿,到時候自動停止呼吸,這就是被西醫的惡咒嚇到了,這是少部分的人。大部分的人怎麼死,肝機能的衰竭,腎機能的衰竭,這是被藥毒死的,還有更多的人,不管什麼癌症,都在咳嗽,什麼轉移到肺,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它就是想在肺的地方,以黏液的形式把它排出來會比較好一點,所以他在那邊咳的死去活來的,有沒有注意到,結果醫護人員一看到,覺得不得了,趕快用藥去壓,壓的話積在裡面,肺積水有沒有聽,肺炎有沒有聽過,心肺基能衰減有沒有聽過,有幾個人說是腫瘤破裂出血死的,所以大家可以慢慢瞭解到。

這一百年來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事情,癌症的人越來越多阿,不要去怪腫瘤,不要去怪癌症,基本上要去探討共犯結構,隱藏在飲食界、醫藥界、教育界,這鐵三角把我們很多人都辜負了。在西門町一走,很多三、四、五十歲要得癌症跑不掉的人,因為一付癌症臉,看也知道,這也不是編出來的,他們長很多褐色的斑點,什麼雀斑老人斑,可知道有褐色斑的人愛吃什麼嗎?愛吃甜的東西,所以看美國人畫的漫晝,那些淘氣阿丹、小亨利,臉上都長滿雀斑,拼命沒有節制吃甜的東西,就會長這東西,還有很多人皮膚上面長白點,愛吃乳製品,所以從膚上面就可以看到內臟狀況。

我們老祖宗曾講過「病從口入」,不是地上掉的髒東西撿起來吃,人家小貓小狗吃髒東西也焦所謂,真正的冒題是我們吃進去拉不出來阿,慢慢的去做健康檢查,第一件事是量身高體重,因為在一定的身高範圍,要在某個理想體重才正常,你超過太多有人嫌你胖笑你腫,真正的就是你有瘤啦,一堆東西吃進去拉不出來,身體不平衡,是不是有這的意思。一個病態現象的出現,要思索一下,我們之前種了什麼因,現在結了這個果,要改變這個命運,做了善因,就有善果出來。

放射線治療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就是鈾礦商人賣原料給美國做原子彈,因為做不了這麼多原子彈,所以把這些鈾原料或放射性原料往那裡放,人家商人腦筋動多快想的多,如果拿來做醫療會不會比較好,他們就找了美國最大私人癌症中心,他們說我們現在捐錢給你成立基金會,條件是每個人都要做放射性治療,我們這些跑到美國去的留美學人,回來照著這樣子在這邊弄。

希望大家多瞭解真相,不是說西醫不好,現在全民抗癌時代來臨,TIME雜誌封面有發布,跟癌症say no say goodbye,但是到現在為上,西醫的系統還是搞不清楚惡性腫瘤是怎麼回事,其實就是你身體裡面的廢物太多、毒素太多,需要比較多的血管把他運送到垃圾場去。所以腫瘤會長也會消,其中一個途徑可能是經過血液系統,再從皮膚排出來。因為早在兩百年前,在西醫的醫學史裡面就記載,一個婦女得了乳癌,群醫束手無策,結果在他的大腿內側,出現了一個傷口,排膿排血,乳癌就消掉了。那些醫生又去醫治他大腿的傷口,結果大腿傷口醫治好了,乳癌又跑出來了。可是我們中國人沒那麼笨,我們早就知道說,我們身體是上下相通,五脈相通的。假如說這些廢物能夠從身體裡面排,身體當然會好。所以基本上腫瘤就是一種垃圾山,這些垃圾怎麼進去的,就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外面的素食有很大的盲點,第一、油用不對,第二、有很多豆類的再製品;黃豆是有問題的喔,大豆的油脂接近百分之四十。更糟糕的是,他們的蛋白質也用機器去測,他們發現,牛肉的波動在所有肉類裡面最低,最容易致癌。據觀察研究也是這個樣子。在美國就有一位乳癌的患者把他自己手術後的疤,跟模特兒的影像合成,做成海報,在舊金山的車站到處貼,提醒他們的國人。

「胖」當煞是有危險,但是瘦,瘦骨如柴的,怎麼吃也胖不起來的,那也不是好現象喔。代表說體一些淋巴系統尤其是小腸的淋巴系統都堵住了。看一個人的吃相,就可以知道他將來會麼樣了,甚至到他家裡面把冰箱一打開,大概他家裡面會生什麼病,都心理會有數了。還有雞皮絕對不能吃,因為現在養一隻雞不用到40天。衛生署公佈,台灣的癌症人口大增,婦女的乳癌降到四十歲以下。今天不是叫大家把肉斷掉,但是碼把牛肉斷掉,牛肉是非常危險的。日本人用能量波測過,很多的抗生素、賀爾蒙、脂溶性的毒素都在皮下,所以在美國,他都把雞皮都拿掉,是雞皮拿掉以後再煮雞喔,不是煮了雞以後再剝皮喔。

現錢小孩叫做營養失調,內分泌系統很早就亂掉了,因為吃了太多的垃圾食物,女孩子初經早,罹患乳癌率高;男孩子將來會有攝護腺的毛病,攝護腺這方面的問題,在美國到60歲是百分之百有攝護腺的問題,很嚴重的。我們男生還不要到老呢,小小年紀有胖子症候群。在恩主公醫院的泌尿科主任,他每一年都要開好幾十個刀,把小孩子的雞雞拉出來,原來患者因為太胖,以致陰莖躲在恥部脂肪中。還有你吃炸雞吃漢堡,旁邊配什麼?陽門大學公衛系所做的研究實驗結果示:若將一隻蟑螂放進可樂一段時間,這隻蟑螂會被可樂分解不見。因為可樂的PH值2.2,工研醋 2.4,可樂的本質是比工研醋還酸的,可是為什麼小小的一灌可樂會騙的了我們?因為他裡面放的糖分是十三顆方糖的甜份。汽水沙士碳酸PH值2.86,像陽門大學做出來這樣的實驗結果,有通令給我們的學校嗎?告訴我們的學生,有沒有跟我們家長講?你們知道這個事情嗎?在武俠小說裡有個名詞,這個叫化骨水,任憑化骨水四處販賣沒人管,好笑一樁。

我們婦女同胞死亡率最高的兩個癌症,一個是乳癌,一個是肺癌,以前的肺癌是第一位的。肺癌的元兇疑是空氣污染、炒菜、油煙,下廚不抽油煙,女性四歲前烹飪,廚房不通風,罹患癌症機率是同齡的三倍;使用動物油則再增高,這是我們台大公衛學院的陳建仁教授他們發佈的。婦女罹患肺癌,油煙是罪魁禍首,做一頓飯等於抽五根煙,你這麼辛苦的在家裡面堅持要做三頓飯,15根煙夠不夠?大家都知道煙是致癌物,可是誰販賣致癌物呀?就是那便利商店,那些集團呀,他們假如真的人道關懷,就勸他們不要再賣煙了,要不然抽煙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死因。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九人委員會,在跟菸商打官司,要求索賠上千億美金的事情,誰有這麼大膽子敢跟菸商對抗,美國的一個邁阿密的小兒科醫師,他時在看不下去了,假如他一個人挺身而出,那一腳就被人踩死呀!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連署了50萬人告菸商,這個官司才起來的。所以今天我們為人父母,我們也是在這個教育系統裡面,假如說我們自己不覺醒不承擔一些社會正義,那受害不是我們自己而已,我們的子子孫孫在受害。

有些人說他運動,但運動不保證是健康的,只能夠幫助健康。運動可以排排汗,請問排不排的出黏液?排不出來。反而是88年4月7號,中時晚報上面登的這個比較實際一點,勸大家多飯多菜少肉,4成的癌病患可預防,聰明吃、少吃豬牛羊肉。在國外是不是早就有分成紅肉和白肉?今天你們回去的話,把紅肉斷掉,紅肉的養殖過程大有問題,能斷盡量的斷。在日本,就有一些知道真相的學者專家,他寫書了,他說下一代的飲食習慣不對,人剩41歲壽命。這本書在日本很轟動,作者是專門研究食生態學,如果日本社會是由1959年以後出生人所組成,則日本人平均壽命只有41歲。。日本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長壽國嗎?那是因為老先生老太太還活著,把命拖在那邊,因為1959年以後,日本他的下一代,就是1959年日本正式引進西方的速食,標準美國飲食。他說下一代的飲食習慣改變,命會短。

這件不要去看日本,我們來看臺灣就夠了。得癌症的是八、九十歲的在得癌症的嗎?你們可以發現50幾歲的40幾歲,45歲到54歲這是癌症的一個高峰期。現在可能這個高峰期要往平移了,現在30幾歲的也有人出問題了,20幾歲的也有人出問題了,兒童癌症中心越蓋越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孩子怎麼會得癌症呢?八個月小孩子得肝癌,這是的業障嗎?這是個不容否認的事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我們還在這邊等著他發生,還不快點去防?

約翰•羅賓斯,是當今全球最大的美國三億霜淇淋企業的繼承人,但因不喜歡家中財產的來源,而自願離家出走。他寫了新世紀飲食藝術一書,其中所談及的奶製品生產經驗,你讀過之後可能要做惡夢。他告訴我們,今天奶品農產用的毒物,其數量已達到驚人程度,他列舉事實,說明這種農場使用的生長激素之偏頗。

奶製品是完美的食物嗎?奶製品也含有很多的脂肪和膽固醇,他們增加了許多類型的癌症以及心臟病的發病危險,除此之外,奶製品還可能是兒童和成年人的過敏症的最重要原因,人們對此尚未給予充分的注意。也有一項研究表明,好多國家的奶製品大量消耗與當地年輕人的糖尿病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十幾歲就出現的糖尿病,你們去研究一下。美國兒科協會現已建議,九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得餵以全奶。

關於鈣質,補充鈣質一說,長期以來,常以為奶製品為不可或缺食物的主要理由,大家都認為說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但大家是否知道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英國、美國、瑞典、芬蘭,這些都是乳製品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他們嚴重到什麼樣的狀況?咳個嗽、打個噴嚏,肋骨可以斷兩根,側著掂一掂脊椎骨可以斷掉。我們周圍有沒有人發生這樣子的狀況?所以骨質疏鬆症基本上根本不是我們的問題,直到我們採用了他們那一套理論,他們那一套已經習慣了,這些問題就到我們身上。鈣質,不喝牛奶有沒有其他來源?其實深綠色的葉子的蔬菜裡面就有很多鈣質。深綠色葉子,到處都是,哪裡需要喝牛奶?所以改變從知識開始,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努力從肉蛋乳製品裡攝取豐沛的營養,如今我們卻發現,肉,蛋,乳製品,竟是二十世紀人類飲食的三大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僅是這一些肉蛋乳製品是三大惡,荷爾蒙和殺蟲劑抗生素等等這些都存在肉類、乳製品和蛋裡,使得今天真的販賣毒品的毒販不應該在街上銷售。

約翰•羅賓斯,這個是一個不得了的覺醒者,他講的話都是有憑有據的,在英文的版本後面,就像寫論文一樣,他的文章後面Reference都交代的很清楚,假如說你們講的有任何不真確,在美國早就人家告翻了,就是因為他講東西都是有憑有據的,但是,一些利益團體,他們在外面大作廣告,大家就信以為真,以為說雞是這子養的:母雞帶小雞、牛在大草原吃草的,這是真相嗎?我們小孩子從小就接受錯誤的觀念,把小孩子送到學校,給那種老師在那邊教,小孩子那麼信任老師,但是老師到底有沒有教對東西?

約翰•羅賓斯說:不是納粹消失了集中營就消失了,集中營還存在,存在這些經濟動物的上,大家看看牛排的故事:大家現在吃牛肉一點罪惡都沒有,不吃牛肉,還有其他更好的營養來源,包括了牛肉的蛋白質跟人肉很接近,舉個例子,水滸傳中就有人賣人肉包子,而港片也有人肉叉燒包的出現,那些警官那麼精明,但他們為什麼吃不出來,因為他們覺得吃起來就像牛肉,因為蛋白質結構接近。我們現在養豬是養在小籠子裡,還有小牛肉,在高級餐廳、飯店裡都有,小牛肉一定是公牛,那麼小牛肉要怎麼養呢?就是給他吃的飼料裡面不含鐵質,這種四個月貧血小牛就叫小牛肉。和一般的牛肉不一樣,粉嫩嫩的,但是就是因為貧血,所以只好在飼料裡面添加很多藥物。

其實,很多事情的真相,早在一次二次大戰期間就已被知道了,只是醫學界,營養界就像駝鳥一樣一直不肯面對現實,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丹麥被封鎖,他們全國吃素,結果疾病死亡率就下降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候又出來了,挪威被封鎖,疾病、死亡率也往下降,戰後恢復飲食又往上升。所以我們全民健保浪費太多不必要的錢了,而且花了錢病真的好了嗎?嬰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蛋白質5%,熱量百分率5%,但是我們都不給小子喝母奶,卻給喝牛奶,牛奶的蛋白質是人類的三倍,所以小孩子喝牛奶,好像長的很快,可是過敏體質十個裡有七八個,但電視卻報導:本草綱目記載,羊奶有益健康,但是那真的有益健康嗎?

報紙大刊登:一到三歲的幼兒有六成鐵質不足,可能影響幼兒的腦部發育,另外蛋白質、鈣質待補充,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奇怪?現在小孩子都喝牛奶長大,為什麼鐵質、鈣質、蛋白質還不夠呢?原來美國農業部公佈,像優格、牛奶可以增加鐵質,結果越喝越貧血,還有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胃潰瘍要喝牛奶,結果牛奶附在胃壁,胃酸分泌不出來,胃穿孔都要出來了。還有人說要鐵質吃牛肉,但是牛肉有鐵質嗎?還不如攝取植物的鐵質,像菠菜,黃瓜、青椒等都含有許多鐵質,於是我們體內就日積月累吃了許多的肉蛋乳製品,,身體變成酸性,那麼要怎麼調整?其實很簡,中醫說體質不好,其實就是人體的PH值偏掉了,有一本書叫“聽,PH值會說話”,各位有興趣可以查閱,要調整體質,是吃“形成鹼性的食物”,只要花個半年的畤間這樣子調整,體質就會好轉很多了。

油脂吃的越多,直腸癌的機率越高,在民國64年時已經公佈出來,但是我們不曾盡到宣導之責:少用脂,少煎少炸,結果直腸癌現在跳到第三位了。

此外很多小孩子,從小飲食就不對,只吃肉蛋乳製品,缺乏纖維素,結因拉出來的糞便都黏搭搭的沖都很難沖,而且很臭,這都是因為飲食不對,慢慢長大可能便秘都出來了,接著糞便越來越細,接著腸子可能就長東西了,因此癌症不是一天兩天的,身體會不斷發出警訊提醒我們,但是我們從小到大,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這些訊號給我們的意思。還有,大家都以為蛋是好東西,因為他八種必須氨基酸都有,事實上植物互混在一起,就比蛋好多了,比動物的肉好太多了,結果現在美國醫師公會有公佈一項資料:一個人一個禮拜不能吃超過四個蛋。大家也要注意魚,魚的油脂非常高,50%到60%,所以在台語中講魚生火氣,所以愛吃魚的人臉上會泛油光。至於瘦肉的油脂也有50%,植物中豆類的油用熱量百分比來算是49%,大家還嫌豆腐不夠油,弄個油豆腐出來,黃豆的油脂是37%,是相當高的,所以我們可以攝取綠色的豆子:扁豆、豌豆等等。

人需要的蛋白質其實很低的,佔我們身體卡路里消耗量的2.5%~8%,一公斤的體重只需要0.5~0.8公克的優質蛋白質。美國政府公佈一個人一天需要的蛋白質卻是50公克,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公佈成年男性一天只要37公克,女性39公克就夠了。我們的衛生署卻還公佈60公克呢,大家對於蛋白質攝取量毫無警覺性,要是無法排出體外就要等著生病了,而且高蛋白質的飲食會造成我們身體鈣的流失,因此今天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必須要吃低蛋白飲食:三餐之中只有一餐吃到一種動物性的蛋白質,量不能多,避免紅肉,才有機會吃到低蛋白飲食,而且不要以為植物的蛋白質很少,豆類的蛋白質通常偏高:豆腐的蛋白質到43,黃豆的蛋白質則有35,蔬菜類也有許多蛋白質偏的,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像地瓜等根莖類食物。

你們可以看地瓜、甘藷、馬鈴薯、南瓜,所謂的根莖類,這個就是我們符合4低1高的東西。這邊每人每年肉的消耗量跟心臟病的死亡人數跟腸癌的死亡人數呈一個平行關係。真相就是油質幹擾,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有些人又有心臟血管疾病又有癌症。

現在就是照著這樣的飲食,我們都成為酸性體質,為平衡酸性,骨頭就一直流失,所以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尤其女性到了更年期,特別要知道少了月經,不能夠再把油膩的東西往身體裡面灌,你灌進去是不容易出來的。動物油質吃的愈多,青春期開始的愈早,哪一個才是高油脂食物,大家可以看到那些香腸、熱狗不用講百分之八十幾,極高油脂,「蛋」就是百分之65,高油脂部分,所謂的霜淇淋、牛奶、優格,這些都是接近百分之50,中油脂你會看到一個低脂牛奶,你會說低脂牛奶不是低油脂嗎?真正用熱量百分比一算,低脂牛奶,他是中度油脂。所以美國人就被低脂牛奶騙死了,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子一直喝到出問題,關節炎、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的一大堆問題都出來。我們東方人要小心這黃豆,黃豆油脂37,真正低油脂有馬鈴薯百分之1、糯米百分之5、綠豆百分之6,有人一些人就講,現在蔬菜水果裡面不是也很多農藥嗎?沒有關係,來比較一下這食物中,殺蟲劑的殘餘物在這個葉菜、水果中,和豆類及肉魚乳製品比較起來,這個植物的算是小巫,動物的算是大巫,既然承諾了這半年要自己調整體質,就自己選看哪一樣東西比較安全。

婦女同胞到了更年期,少了月經不要再把油脂的東西灌進去了,不容易排出來,飲食要改,吃清淡一點,很多的停經症候群,它都會改掉,什麼潮紅潮熱的現象,它都會減輕很多。

什麼叫健康,健康表示身體狀況良好、充滿活力,使我們在任何年齡都能夠享受生活的樂趣。有人問常規醫學的長處在哪裡?它比其他的醫療系統更善於處理創傷,診斷及治療許多需要緊急救治和手術的狀況,以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的感染、整形及矯形手術在國外的話,他們缺了手斷了腳要裝義肢,這就是西醫他的強處,他強的地方,因為以前的話,就是打戰嘛,躺在擔架上面,有的傷口,需要預防感染,切切、割割、縫縫補補,這個它發展出來的長處當然有他的背景,但是他的短處在哪裡,各位,常規醫學所不能的,治療濾過性病毒感染感冒看的好嗎?至於大部分慢性退化性疾病,慢性退化性疾病看的好嗎?你拿藥你看的好嗎?至於有效地處理大部分的心理疾病,至於大部分的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和大部分類型癌症,這些看的好嗎?

在日本有一個叫卓也千太郎,在他的醫院堅面,他的癌症治癒率百分之八十幾,他是個外科醫生喔,常規外科醫生,你到他的醫院裡面,他幫你把腫瘤切以外,他還懂得教你怎樣去調整體質。第二個叫做尿療法,進到他的醫院裡面的話他叫每一個人都喝尿,可是今天不是叫你們喝尿,喔,他有第一個,就是把肉蛋乳製品都斷掉,用植物的東西,去幫助病人調體質,那是關鍵阿。

馬克斯葛生醫師在60年前,就把這個飲食療法弄出來了,治療好一大堆癌症病人,馬克斯葛生醫師各位可能沒有聽過,史懷哲有沒有聽過,他是史懷哲的醫師耶,史懷哲有糖尿病,史懷哲他可以到非洲三度行醫,活到九十幾歲,所以史懷哲說,葛生醫師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醫學奇才,因為葛生師在德國的時候,用飲食療法治療好一大堆肺結核的人,他移民到美國去後他就用飲食療治癌症,六十年前就很轟動,可是,在五十年前我們認不認為癌症跟飲食有關係,那些傳統的西醫,看到他有那麼多的因為飲食改變就治療好的癌症病人,依舊固守己見,假如他們肯承認改變飲食後癌症會好就好了,所以逼的葛生醫師沒有辦法在紐約開業,可是葛生醫師在民國47年的時候,在美國的華盛頓DC國會上面,做了50 人癌症病人治癒的報告,而且出了一本書,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我們都不知道,我們還以為說癌症是絕症。而他用的方法是什麼方法呢?三個小畤喝一次新鮮的果菜汁,一天喝到30磅,一萬多西西,看你喝的到喝不到,這樣血液很快淨化,腫瘤就消掉,喝不到沒關係,基本上飲食四低一高就行了。

1962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會上面發表了消費者的四大權力五大義務,怎樣是吃的正確,能夠到一個健康的人生,但更重要的百分之30,另外百分之70可能要調整我們的信念和意識,我們的權益在哪裡,我們為什麼不健康,因為食物在生產、販賣、製造過程上,有人違背誠信原則,受害的就是我們這些消費者,所以瞭解真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瞭解真相以後,你能夠做選擇,你瞭解真相以後你才表達意見,這就是我們的權益,我們台灣的消費者文教基會成立快20年,他推動的就是把這個四大權利變成八大權利,我們應該醒過來,希望更多人能夠瞭解真相,大家團結起來 把這些訊息帶回到自己的親朋好友,幫助我們自已的下一代,還有我們自己的兄弟姐妹能夠遠離癌症,言就是具體的關懷社會,裡需要拼命的捐錢蓋醫院需要蓋那麼多的醫院嗎?至於保護環境,青山綠水當然需要保護,但是現在我們為什麼不健康,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我們內在環境保護好,這就是要讓大家瞭解的。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